欢迎访问西北大学哲学学院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中山大学梅谦立教授讲授“明清佛耶相遇:通过三个案例反思文明互鉴”
发布时间:[2025-05-09] 阅读次数:[]

4月30日下午,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逸仙学者,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副馆长梅谦立老师在西北大学长安校区西学楼哲学学院会议室作了题为“明清佛耶相遇:通过三个案例反思文明互鉴”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王雪梅教授主持,哲学学院师生30余人参加。

梅谦立教授首先从明清佛耶相遇中的冲突切入,对双方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争论进行介绍,并选择斋戒问题、1623年杭州佛耶冲突以及1643-1644年成都佛耶冲突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展开深入探讨。

微信图片_20250430170214

在斋戒问题方面,梅谦立教授首先对天主教受斋的方法进行介绍,并指出天主教受斋的目标分别是忏悔自己所犯之罪、克服自己的欲望以及远离世间事物而转向天上事物。同时,天主教禁止极端的苦修主义和世俗主义,并且每个修会都有自己的规定,每个天主教徒也都有自己的修道方式。随后,梅谦立教授引杨廷筠《圣水记言》和《代疑篇》中关于创造论和祭祖的记载,阐述了天主教对中国持斋的反对。在佛教对天主教批评的反驳方面,则援引杭州云栖寺袾宏《戒杀文》、许大受《圣朝佐辟》等文献展开探讨。此外,梅谦立教授还从理论方面对神学伦理学(Moral theology)的质料行为与形式行为进行了区分,并对斋戒行为进行了阐释,用以说明天主教如何基督教化本地宗教。质料行为指客观上的行为本身有罪,形式行为指主观上的意图有形式之罪,即便吃斋来源于佛教,但它当时已经脱离佛教,甚至于儒家也使用吃斋来表示孝顺等,因此吃素没有质料之罪。这意味着即便吃斋者曾经信佛,只要他放弃轮回观念,把意图从释伽牟尼转到耶稣即可。

微信图片_20250430170200

接下来,梅谦立教授主要以许大受的思想转变为主线展开探讨。1623年,许大受母亲逝世,但在彼岸问题上天主教没有给出令其满意的答案,许大受最终选择按照中国传统举行丧礼,以示对父母的孝道。这一决定使许大受告别慕道者身份,并在49天的服丧期间重新反省天主教教义,并最终彻底放弃天主教信仰。同时,天主教在杭州地区的迅速发展及狂热气氛,也导致许大受开始担忧国家社会的安危,以护教者的身份思考如何重新建构传统的“三教合一”。在梅谦立教授看来,许大受识透了传教士决定先攻击佛教、再攻击儒家的策略,主张必须从儒释道三教出发反驳天主教,瓦解天主教教义的各个方面,以儒家的五伦批判天主教的兄弟关系,以佛教的轮回说批判天主教的天堂地狱说,以道教的自然主义批判天主教的教条主义,但其许多说法或观念大都相对极端,甚至扭曲了一些基本事实。

然后,梅谦立教授讲到许大受护教身份的矛盾及其第二次思想转变。在许大受看来,天主教事奉的天主虽超越有形之物,却没超越欲望,用佛教术语说即是天主执着于“我见”的幻想。或者按照宋明理学家的说法,天主教所讲的天主有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并没有达到“一性”的境界。天主创造天地万物是为满足一己私欲,并如同统治人民那般主宰万物,要求得到尊重。如此,在创造者与创造物之间便形成了一道无法跨越的沟壑。这样的天主概念导致天主教与其他所有学派(如佛教、儒家)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竞争,天主教入华开始便攻击佛教或宋明理学,这表现出天主教对于天主的理解是很狭隘的,给中国带来了一种排他性的宗教。在反驳天主教时,许大受也陷入这种危险中,试图重构排他性的“三教合一”,即“三教绝不容四”。为抵抗天主教,他不断强调华夷之别,显露对外国人的浓厚恐惧,而这完全违背佛法的最高境界,也违背宋明理学的理想。但许大受的智慧在于他最终能够摆脱宗教之间的冲突,得以从更高角度观察到“平等如如”。

在此基础上,梅谦立教授针对佛耶冲突展开了细致地论述。在他看来,佛教的反天主教运动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零星的反应,主要有杭州云栖寺袾宏的《天说》以及许大受的《圣朝佐辟》等。第二阶段是有计划的,主要涉及宁波天童寺密云圆悟的《辨天三说》以及费隐通容的参与等。梅谦立教授指出,由于天主教与佛教在教理和礼仪上存在相似性,传教士最初巧妙地利用了这些相似之处来传教。不过,他们也很快意识到这种相似性容易导致混淆,因此必须明确表达天主教与佛教的差别,例如吃斋问题。传教士甚至将佛教视为天主教发展的障碍,进而主动攻击佛教教义,并对僧人进行诋毁。不过,由于天主教试图扩展到民间社会,有些传教士允许吃斋者受洗,接纳佛教的宗教行为,并将其基督教化。而佛教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起初并未对天主教的攻击做出强烈回应,反击也相对缓慢。1623年,许大受在杭州反攻天主教,但天主教得到叶向高的保护,最终失败。许大受也从佛法的视角去反省,超越了仇恨。由于特殊的政治危机,1643年佛教界在成都对天主教的攻击充满暴力,然而大部分的地方官认识到天主教并不试图推翻明朝,相反还帮助皇庭修历法,最终也失败了。可以看出,佛耶互相作为竞争对手产生冲突的根源,在于两个宗教忽略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与共同目标,即追求精神上的最终解脱。

微信图片_20250430170223

讲座最后,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也积极提问,与梅谦立教授进行了互动交流。曹振明老师主要从复杂的历史冲突与融合出发,就天主教、基督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提问。梅谦立教授认为应当排斥偶像崇拜,采用中性的态度考虑天主教与其它宗教的关系,互相尊重,肯定彼此的相似性。如今,神学也发生了变化,信仰是天主和人的对话,更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针对鲁老师提出的信仰与宗教的区别与差异这个问题,梅谦立教授指出宗教强调社会性,历史传承是非常重要的,而信仰是需要每个人自己进行回答的问题。讲座结束时,主持人王雪梅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

梅谦立教授的讲座以丰富的学术素材、缜密的思维脉络与严谨的论证架构,为哲学学院师生呈上一场极具深度的思想盛宴。互动环节中,梅谦立教授对学术问题的精辟解答与独到见解,进一步拓展了师生的学术视野。活动最后,全体师生以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向梅谦立教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本次学术活动也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西北大学哲学学院

联系电话:029-88308897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道1号

Email:zxxy@nwu.edu.cn

哲学学院地图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