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北大学哲学学院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同济大学谢志斌教授做客“西北哲学讲坛”
发布时间:[2025-04-25] 阅读次数:[]

4月19日下午,同济大学哲学系谢志斌教授做客“西北哲学讲坛”第58讲,在长安校区西学楼304会议室进行了以“寻求共同性:全球伦理与宗教对话”为题目的讲座。本次讲座由王雪梅教授主持,院内外师生30余人参加,反响热烈。

3211745235886_.pic_hd

讲座伊始,谢志斌教授以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与美国神学家尼布尔(Reinhold Niebhur)的两段话作为引言,首先从现象与问题的角度分析了宗教多样性。谢志斌教授以牛津手册对宗教多样性的定义为例,指出“宗教多样性经常用来指这样的事实:在宗教信众之间存在着关于教义、社会、政治问题上信念的差别,以及宗教实践的差异。”而对宗教多样性的回应中值得关注的是宗教多元主义,其包含对多样性的一种鼓励和接受,从而成为现代社会接受和处理宗教多样性的现实。借由拉辛格(Joseph Ratzinger)的问题“在诸宗教的差异性和它们恰恰今天也一再以激烈方式突发的对立关系中,它们的真正相遇何以是可能的?何种的合一是可能的?”谢志斌教授提供了本哈特(Reinhold Bernhardt)的“宗教间与社会-宗教的对话”(“Interreligious and Socio-religious Dialogue”)的概念,并指出宗教对话“不需要限制在严格意义上的宗教议题,也可以处理共同的伦理、政治与社会问题”。

随后,谢志斌教授通过分析全球伦理与信仰对话的两类案例,深入探讨宗教的多样性。关于全球伦理案例,谢志斌教授介绍了孔汉思(Hans Küng)、库舍尔(Karl-Josef Kuschel)编《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所寻求的世界不同宗教在伦理方面现在已有的最低限度的共同之处,并尝试促进不同宗教间的对话与和平。谢志斌教授进一步介绍了米勒(Richard B.Miller)的全球伦理与共同道德理论,指出全球伦理的多元性与平等性,主张在承认不同道德传统与实践的同时去发展一种跨文化的规范与理念,并以引导个人生活、社会实践和公共事务为目的。

而在信仰对话案例方面,谢志斌教授首先介绍了2007年反映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对话的《共有之道》(A Common Word)文件,其认为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经典共同支持的是“对于上帝的爱”和“对于邻人的爱”。这一文件“利用宗教作为宗教间张力问题的解决途径”得到了积极回应。之后谢志斌教授还介绍了2008年,体现伊斯兰教与犹太教对话的《呼吁对话》(Call to Dialogue)文件,如何尝试“显明两种信仰之间的共同性”。以及2000年,基于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对话而形成的《“说出真话”:犹太教关于基督徒和基督教的声明》(Dabru Emel-A Jewish Statement on Christians and Christianity)。

3261745235892_.pic_hd

最后,谢志斌教授基于对宗教多样性与宗教对话的探讨,对宗教对话的方法论进行了总结与反思。谢志斌教授通过介绍诺维克(David Novak)的理论,指出宗教对话应该避免几种危险,如争执(disputation)、劝诱改宗(proselytization)、混合主义(syncretism)、相对主义、必胜主义(triumphalism)。谢教授也提出了几点反思,他认为宗教对话应当基于差异寻求共同根基,宗教对话应是一种提升自我理解、具有伦理维度的对话。后者意味着对话的相互性,指向了对应他者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对应着宗教自身的委身传统与谦逊。同时,宗教对话也包含了人性的宗教维度,从而达到了作为宗教的相互理解。谢教授指出,宗教多样性成为寻求和塑造人类生活共同价值的潜在资源,也成为不同宗教间和平共处并提升自身理解、增进相互理解的一种可能条件和动力,并在发展一个更为人性的社会方面深入合作。

3241745235889_.pic_hd

在讲座的最后阶段,谢志斌教授介绍了即将出版的著作《宗教多样性与现代社会:宗教、伦理与政治的维度》。主持人王雪梅教授也对本次讲座的要点进行了总结,指出本次讲座对宗教对话的探讨十分具有前沿性与启发性,并推荐了日本学者井筒俊彦将伊斯兰教与大乘佛教进行交流对话的研究,拓宽了对宗教对话研究的认识。校内外师生也与谢志斌教授进行了提问互动。

本次讲座内容精彩,条理清楚,论证严谨,为哲学学院师生带来了思维的提升。哲学学院师生向谢志斌教授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在现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此次讲座也是由我院王雪梅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招标项目“世界宗教传播史研究”开题会系列讲座之三。

3271745235894_.pic_hd

主讲者简介:

谢志斌,香港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学术委员及特聘教授,担任《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编委以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Theology顾问委员,曾任普林斯顿神学院访问学者和全球公共神学网络执行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包括基督教哲学与伦理、宗教与社会,出版学术专著《公共神学与全球化:斯塔克豪思的基督教伦理研究》、《多元与正义的社会:汉语基督教伦理学的诠释》等,主编《新教与现代性:凯珀、韦伯与特洛尔奇》,合编《跨学科研究与汉语神学》。

(撰稿:李曼瑞      摄影:张积涛、冯浩)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西北大学哲学学院

联系电话:029-88308897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道1号

Email:zxxy@nwu.edu.cn

哲学学院地图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