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北大学哲学学院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苏州大学教授邢冬梅做客“西北哲学讲坛”第49讲
发布时间:[2024-04-02] 阅读次数:[]

3月29日上午,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邢冬梅做客“西北哲学讲坛”第49讲,在长安校区西学楼3层哲学学院会议室作了题为“康德人之问的AI挑战的哲学审视”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张学广院长主持,院内外师生70余人参加。

邢冬梅教授的讲座从康德“我能够知道什么”“我应当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人是什么”的四问与四答开始。她首先论述了技术的人文性特征,即技术是人之符号属性的外化与实现,是人类“机器制造者”梦想的实现,是人的技术性存在本质的显现,以及作为人(社会)-自然-机器的共生性的赛博存在。在她看来,广义人工智能技术是人类技术的最终形态,是物理、数字和生物世界融合的技术。技术确立了人作为人的主体性特征,人在没有克服自身的自然性带来的缺陷的时候,又创造了可能具有自身所有特性的人工智能,人类智能自身创造的人工智能,开始威胁、挑战、甚至又可能超越人的智能,这正是“人的主体性及技术吊诡”。

随后,邢冬梅教授分析了智能技术统摄下赛博技术对人之为人的挑战及其应对。一是从求力技术推动的工业社会转向求智技术推动的智能化社会,万物互联,互联生智,所有的相关技术都有了价值负载。人工智能事实上并不是在预测未来,而是在设计未来。在AI技术的现实呈现中,机器力量的彰显,从反向印证了人的理性和逻辑支撑的思维链系统的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二是AI技术塑造解析社会。在解析社会中,数据智能技术对人的精细化解析影响到人的生存境遇,由此引发的差异革命、智能革命和控制革命消解了人的完整性、平等性、丰富性,使主体的人陷入单体化、透明化、智能化的微粒人的存在。三是审美摄制下应对AI挑战的伦理与认知路径。她认为,当下AI的有五个不能,即无法理解和表达感情、缺少创造性思维、没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无法实时感知、不具有伦理道德的判断等。人工智能助推了人类软技能和硬技能角色的实质性转变,应围绕思维、认知、生命和伦理四方面去找寻应对人工智能挑战的合理策略。

最后,邢冬梅教授表示,技术具有人本性的起源。从基础性的书写、几何和算术开始,到各类机器的历史演进,再到挑战与超越智能的通用AI(AGI)的出现,技术使得人类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所具有的“机器制造者”梦想不断现实化,推动人类文明不断改变样态。人工智能的底层问题和底层逻辑,需要哲学的应对与解答。无论技术的消极力量多么强大,以人为本、彰显和捍卫人文,永远是人类发展技术的立足点。同时,人类也只能通过拥抱技术,尤其是拥抱现代技术和现代技术博弈的方法去彰显人文。就当下的现实路径而言,系统性地进行工程人文教育以及技术伦理教育,是提升技术生产主体人文关怀的有效路径;而在拥抱技术和与技术共生的理念支配下,

以技术方式实现人文的可操作性的物化,进而实现哲学意义上的主体技能化,也将是更长远的人文实现路径。

主讲人简介

邢冬梅,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哲学系和社会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科学研究中心、芬兰赫尔辛基大学STS研究中心、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社会学系高级访问学者。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翻译出版著作《实践的冲撞》《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分析》等6部,出版专著《实践的科学与客观性的回归》《生成中的科学》等多部,主要方向为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撰稿丨 王俊驰

摄影丨 马艳铃

审核丨 王日鹏

责编丨 刘诗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西北大学哲学学院

联系电话:029-88308897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道1号

Email:zxxy@nwu.edu.cn

哲学学院地图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