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5日晚,学院第2期“西北哲学沙龙”在学院会议室成功举办。在本期沙龙中,王宝峰副教授就《“周文轴心”刍论》这一主题阐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刘宗镐老师、王珩老师作为点评人做出了精彩的评论,张学广院长和众多师生参加沙龙并进行交流。本次沙龙由刘宇教授主持。
沙龙伊始,王宝峰副教授为大家播放了电影《孔子》的主题曲——《幽兰操》作为开场音乐。王老师表示,经学归宗于礼乐教化,探索礼乐“周文”现代化道路,是继承并发展孔子礼乐教化实质内容值得探索的方向。
接着,王老师阐述了雅思贝斯“轴心时期”理论,并且用“周文轴心”去挑战这一理论的不足之处。他首先引用了张光直先生“二十一世纪应该是中国的世纪”的洞见,说明中国悠久且丰富的历史记录和近代以来的考古学积累,将会弥补源于西方历史的社会科学理论之不足。“周文轴心”提法,便是这样一个实验。
之后,王老师对中国“轴心时期”研究学术史进行了清晰梳理,并且从经学的“周文”轴心内涵、作为“哲学家王”的周公、子学的“周文”根袛等方面阐述了自己“周文轴心”的想法。同时,说明了产生于“周文”故里的关学,应该植根于张载“知礼成性”的“眉县宗指”和“张子四为”,开出“大关学”的新境界。
在演讲的最后,王老师充满激情地对未来中国哲学的前进方向提出设想。王老师认为未来中国哲学应该更进一步创造性地转化以“周文”为核心内容的经学礼义资源,以回应现今人类社会重建人性的现实重大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新的有效的“哲学”理论。
接下来,刘宗镐老师就王宝峰老师文章的内容、表达的观点等方面谈论了自己的见解,王珩老师基于自身的西学背景和思维阐述了不同的看法。
沙龙最后,张院长就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需要完善的问题,王雪梅老师讲到不应忽略道家在整个中国哲学里的重要地位,邵世恒老师提出了关于经学和子学的疑问,曹振明老师肯定了王宝峰老师的学术情怀并对六经与周文的历史差异提出了质疑。最后,本期沙龙在大家激烈的讨论中落幕。
撰文|马丽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