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创新《美学原理》课程教学形式,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美学知识分析和鉴赏生活、自然和艺术领域的审美现象,我院哲学系组织部分学生于5月8日、5月18日分别前往陕西历史博物馆、曲江艺术博物馆开展课程实践教学活动。活动由哲学系主任袁志伟老师、2017级哲学班班主任兼《美学原理》任课教师郭振华老师、院教务办何芳老师带队,2017级哲学班全体学生参与其中。
第一站·陕西历史博物馆
今年三月初,“慕道·臻艺——平山郁夫的丝路艺术世界”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幕,以其精美的丝路文物和绘画作品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次,我们不仅有机会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还有学识渊博的袁老师为大家全程讲解。
在这个展览上,我们看到了不少犍陀罗艺术作品,实属难得。犍陀罗佛教艺术兼有印度和希腊风格﹐故又有“希腊式佛教艺术”之称。我们可以观察到,犍陀罗风格的佛像眉目端庄,鼻梁高而长,头发呈波浪形并有顶髻,身披希腊式大褂,佛及菩萨像有时带胡须。
在这些犍陀罗艺术作品中,有不少生动地表现了佛传故事:白象入梦、王子诞生、悟道成佛、初转法轮……袁老师为大家一一作了细致的讲解。
还有一些文物,如赫拉克勒斯头像、阿特拉斯像等,都与希腊神话有关。郭老师带领大家回顾了课堂上讲过的古希腊雕塑艺术风格,通过分析人物的姿势和神态,揭示了艺术创作中“选取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的要义。
此外,展览上还有两河流域、地中海地区、西亚、中亚各地的文物。精美的纹饰,富有创造力的造型,无不向我们诉说着艺术之美。
第二站·曲江艺术博物馆
曲江艺术博物馆展览众多。大家首先参观了“色挂形象穷神变——中国古代壁画源流”壁画展。这是世界范围内唯一一个用壁画描述中国古代绘画史的展览,弥补了纸本国画作品仅存中国封建社会下半段的缺憾。在讲解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穿过幽暗的通道,仔细观赏了灯光照射下的一幅幅记录着先民丰富想象力的壁画。独特的线条、色块,让我们感受到眼前展现的中国绘画史也是多民族融合的历史。
“金玉满堂”展览以东波斋所藏历代金器和台湾第一品牌胡焱荣的当代翡翠玉雕艺术品中的精品为主,展示了中华悠久的金玉文化。同学们为馆内巧夺天工的明代鏨花金佛塔和清代嵌宝金凤冠所震撼。
最后大家来到前不久刚开幕的“欧洲十字路口的印记—斯洛文尼亚珍宝展”,真是令人大饱眼福!这里的140件藏品包括玻璃、陶瓷、蕾丝、蜂箱板画、织物等种类,全部为首次在中国公开展出,呈现了斯洛文尼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充满想象力的艺术风格。
此次实践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称赞这种教学模式,并一致表示,自己对于美学原理有了更深刻的把握,对于美学有了更浓厚的兴趣。正如罗丹所言,“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希望大家真正能够去发现生活之美,品味生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