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北大学哲学学院   
教师队伍
姓     名:   张学广
学历/学位:   博士
职务/职称:   教授
教研室:   哲学系
邮     箱:   20175177@nwu.edu.cn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教师队伍   

 

个人履历

        1964年生,陕西吴起人,西北大学哲学学院院长,二级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生导师,陕西高校教学名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兼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学科(专业)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哲学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哲学学会外国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英美分析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等课题10余项,在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哲学研究》等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著(译)作10部,主编《西北哲学讲坛》《西北哲学论丛》《维特根斯坦讲演与书信集》《维特根斯坦学术译丛》等10余部。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1次,陕西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次。

承担的科研项目

1.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维特根斯坦研究(22AZX015),2022.092026.12

2.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史研究(15XZX011),2015.062021.01

3.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维特根斯坦讲演与书信集》系列翻译(9卷)

  (23JHQ003),2023.122025.06

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一般项目,《维特根斯坦剑桥书信集:1911—1951》翻译

  (16JHQ018),2016.072018.03

5.   陕西省社科基金,维特根斯坦与理解问题(自筹经费),2002.092005.04

6.   陕西省社科基金,分析哲学视域中的认知与理解问题研究(09C002),2009.092011.09

7.   陕西省社科基金,马克思与维特根斯坦哲学比较研究(2022C041),2022.092024.09

8.   工信部软科学项目,让信息通信技术惠及下一代工程配套政策研究(2007R174),2007.082008.12

9.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专项,西部大开发与环境意识培育(04JK019),2004.072007.12

10.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专项,分析哲学视域下的认知与理解问题研究(10JK023),2010.092012.09

11. 2022年度“西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维特根斯坦哲学原典翻译与研究

  (22XNZD006),2022.122025.12

主要研究成果

【著作】

1.   编著:《维特根斯坦:走出语言囚笼》,辽海出版社19997月。

2.   译著:《绿色世界史:伟大文明的衰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月。

3.   专著:《维特根斯坦与理解问题》,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11月。

4.   译著:《语词和对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月、20071月、20121月。

5.   译著:《语言与哲学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月。

6.   译著:《二十世纪分析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8月。

7.   译著:《维特根斯坦》,北京出版社20151月。

8.   诗词集:《四时微吟》,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8月。

9.   专著:《迷雾与澄明:人生哲言录(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6月。

10. 专著:《浮嚣与宁静:人生哲言录(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9月。

11. 译著:《维特根斯坦剑桥书信集:19111951》,商务印书馆201811月。

12. 专著:《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简史》,商务印书馆20226月。

13. 主编:《哲学学科史》,西北大学出版社202312月。

【论文】

1.    J. 哈贝马斯理论中的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译文),《哲学译丛》1989年第4期。

2.    哲学与常识(译文),《哲学译丛》1990年第3期。

3.    新一代解释学家M. 弗兰克(译文),《哲学译丛》1993年第1期。

4.    后期维特根斯坦论确定性,《德国哲学论丛1998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5.    维特根斯坦研究基本走势简析(上下),《哲学动态》1999年第78期。

6.    哲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7.    国际环境教育与可持续未来——澳大利亚环境教育国际会议综述,《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8.    西部大开发与环境教育,《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9.   可持续发展与法理性化的新境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10. 西部大开发价值观定位与争论,《人文杂志》2002年第5期。

11. 怀特海的价值理论(译文),《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12. 人与自然关系对教育的影响,《理论导刊》2003年第1期。

13. 文化真谛与语言批判——维特根斯坦的人生与学术,《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期。

14. 生态世界观与可持续发展,《唐都学刊》2004年第6期。

15. 循环型社会的价值感透视,《中日价值哲学新探》,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12月。

16. 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7. 可持续发展与人的自我意识提升,《西安电子科学极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8. 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的演进与生存危机,《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9.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合理语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第1期。

20. 30年来国内西方价值哲学研究反思,《价值哲学发展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21. 列宁与邓小平关于本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2. 三十年来国内西方哲学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影响,《理论导刊》2009年第6期。

23. 对“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几点思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24. 全球价值与本土商品(译文),《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25. “语言转向”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若干问题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1月。

26. 关于建立新的气候变化条约体系的建议(译文),《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月。

27.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基本价值诉求论析,《现实价值哲学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9月。

28. 新世纪国际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趋向概述,《中国分析哲学:2012》,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2月。

29. 近年来国际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趋向述评,《哲学动态》2014年第1期。

30. 私人与公共的分离:西方文化的价值自觉,《文化建设的价值自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5月。

31. Wittgenstein in   China,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英国),   2015年第3期。

32. 哲学话语的诊断治疗——马克思与维特根斯坦哲学观比较,《哲学动态》2016年第2期。

33. 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的必要张力,《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9期。

34. 美国新维特根斯坦研究探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35. 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史概览(译文),《中国分析哲学:2013-2015》,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1月。

36. 马克思与维特根斯坦在意识的社会性上宏观与微观的互补,《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12期。

37. 美好生活: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价值理性与美好生活——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183月。

38. 时代疾患与文明拯救——马克思与维特根斯坦社会政治观比较,《哲学动态》2018年第4期。

39. 从“人类解放”到“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人类命运观的演进历程,《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40. 哲学与人生的契合,《读书》2018年第10期。

42.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理解”概念的三重语境,《社会科学战线》2018年第11期。

43. 四十年来国内分析哲学的演变历程及其影响,《西北哲学论丛》(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1月。

44. 保持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协调关系——马克思与维特根斯坦社会价值观比较,《人文杂志》2019年第2期。

45. 马克思与维特根斯坦社会实践观比较,《哲学动态》2019年第9期。

46. 笛卡尔与维特根斯坦论心理学话语的不对称性,《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

47. 探寻文明新转型的不同路径,《西北哲学论丛》(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5月。

48. 从“人的问题”到“天人之境”——追思张世英先生,《百岁哲人 张世英先生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20218月。

49. 超越《逻辑哲学论》“正统”之争的三条路径,《哲学研究》2021年第11期。

50. 《逻辑哲学论》在中国,《西北哲学论丛》(第三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8月。

51. 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实践”概念辨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

52. 马克思与维特根斯坦社会文化观比较,《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2期。

53.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实践观,《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

获得的教学和科研表彰

1.  《维特根斯坦与理解问题》,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5;陕西省第八次哲学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7

2.  陕西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2009

3.  第十届陕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16

4.   Wittgenstein in China,陕西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8

5.  《维特根斯坦剑桥书信集:19111951》,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9

6.  马克思与维特根斯坦社会实践观比较,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21;陕西省第

  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22

7.  爱智明德 交叉融合 知行合一——哲学专业“三位一体”人才培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陕西高等学校教学成果

  奖二等奖,2022

8.  超越《逻辑哲学论》“正统”之争的三条路径,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2022;陕西省第十

  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24

 

西北大学哲学学院

联系电话:029-88308897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道1号

Email:zxxy@nwu.edu.cn

哲学学院地图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