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哲学学院于党员活动室举行谢立中教授聘任仪式暨社会工作学科专业建设论证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谢立中莅临指导,西北大学哲学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主任孙明哲主持,哲学学院党委书记李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师代表参加座谈会。

聘任仪式上,孙明哲主任首先介绍了谢立中教授的基本情况,与会教师代表也各自从个人履历、研究方向等方面做出自我介绍。党委书记李波向谢立中教授颁发“西北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聘书,并赠送纪念品。
座谈会中,孙明哲主任提到他们以儿童辐射社区为思路,在白河中学、宋家镇小学、凤镇中小学以及香积寺中学建设了乡镇中小学社工室;在研究生培养方向上将其凝练为社区社会工作与基层治理、健康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以及慈善与社会组织管理四个方面;同时,孙明哲主任在讲述研究方向时也表达了社会工作系当前面临的主要困惑:如何将实践转换为学术成果、如何与社工部的任务契合以及如何平衡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在听取汇报后,谢立中教授首先肯定了西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通过五个驻校社工点取得的成果,特别是实现了从社会学思维向社会工作思维的转变。他指出社会工作思维在解决问题上与社会学研究思维的不同,不仅要发现和解释问题,更要通过实务方法做出改变。
谢立中教授对哲学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现如今面临困惑也给出了指导意见,他建议教师团队加强理论学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理论框架,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调整,通过开展内部研讨交流,深入调研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原因,形成案例分析或实务研究论文,将实践转化为学术成果。同时,他鼓励教师拓宽知识视野,阅读多种理论书籍,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创新社会工作模式,注重学术研究与实务探索的有机结合,以更好地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避免学科发展停滞。谢立中教授强调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工作具有独特性,在党建引领整合资源与力量方面具备西方社工不具有的优势,专业社工建设应与国家政策相结合,应树立大社工观念。
谢立中教授还对社会工作专业未来的发展给出了建议。谢教授肯定了西北大学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如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丰富、师资队伍背景良好等,鼓励继续努力,在全国社会工作教育中争取更前的位置。同时,他提出具体发展路径,包括编写高质量的社会工作教材、建立公众号、在积累一定经验和影响力后创办杂志,积极组织或参与各类会议以及争取社会工作专业博士点等。

党委书记李波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要让外界听到社会工作的声音,要注重各种工作坊的建设。要将专业建设与社工部的工作任务及党的指示精神紧密结合,切实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类实际问题,在做好实务工作的同时,也要不忘潜心钻研学问,持续提升专业素养,提高将实践工作转化为研究成果的能力,推动哲学学院社会工作不断迈向新的高度。(马威)

